找到相关内容14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莫高窟二二O窟壁画

      莫高窟二二O窟壁画   董玉祥   唐代是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,政治、经济和文化最为发展的时期。当时,国家的统一、国力的强大、社会的安定及 对外经济、贸易往来的更加频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,使得唐王朝成为古代东方最为强盛的帝国。特别是初唐时期,经过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的「贞观之治」,为唐代的繁荣与倡盛,奠定了极为坚实地社会基础。   公元六一八年,隋王朝灭亡之後,陇右及河西走廊...

    董玉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50479062.html
  • 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

    四方文化于己身,其中最集中的体现便是西夏的佛教。西夏在未建国之前就已与藏传佛教有所接触联系,特别是在西夏中后期,藏传佛教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,及至西夏灭亡,仍然有很大影响。西夏是藏传佛教向东推进的一个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2279209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鸿胪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

    殷灵诞等人便“谓虏典客曰:‘宋魏通好,忧患是同。宋今灭亡,魏不相救,何用和亲?’”北魏鸿胪属官,初曰典客监,后改为主客令。刘宋的使者向北魏的典客,即鸿胪官员提出抗议,可见北朝也是以鸿胪属官典客署负责...

    黎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779257.html
  • 在激进与保守之间——慈航与太虚和圆瑛之关系探析

    。早在1932年第四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召开前,圆瑛就以中国佛教会常务委员的名义特别致函全国各佛教团体,坚决反对和猛烈抨击佛教革新派及其言行。他说: (几次庙产兴学运动)有一实行,皆足以灭亡佛教。...

    何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3379617.html
  • 2001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

    西突厥两厢可汗的始末》(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》4期)认为西突厥汗国的灭亡并不意味着阿史那汗统的结束,入唐后其后裔对内称可汗,对唐称都护,依两厢分治的历史传统又各自传承了四世。王义康《阿布思考略》(《陕西...

    杨宝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4779635.html
  • 真言宗小史序(潮安王弘愿撰)

      第三章 赖瑜与新义派之确立   第四章 教相义学之发达   第五章 京都诸山之景势   第六章 根来山之灭亡   第四编 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480040.html
  •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——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

    原住民视域的差别,对欧洲来说,近代是“发现与富足的时代”(age of discovery and prosperity),对原住民来说却是“解体和灭亡的时代”(age of demise and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780788.html
  • 汉唐过所与中日过所比较

    制施行,李从珂来不及处理,后唐就灭亡了。可见后唐施行公验过所并行的制度,至少在庄宗朝如此。石敬塘建立后晋与兄子重贵立国十年(936—946年),契丹入侵,战乱不休,法制不行,史籍未见公验过所的记载。 ...

    程喜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00380828.html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1)

    论宗又稍见兴旺。但以后三论宗因常随密教传布而逐渐失去独立性。从灵宝到观理,又出了弟子裔然,他以入宋求法而闻名。此后觉树的门下最有成就。   至于华严宗,进人平安朝后全宗的势力几乎濒于灭亡。从实忠和尚经等...

    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881860.html
  • 佛教法事仪轨(二)

    坏 内身衰变亦同然 唯有胜法不灭亡 诸有智人应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仪丑恶极可厌 少年容貌暂时住 不久咸悉见枯羸 假使寿命满百年 终归不免无常逼 老病死苦常随逐 恒与众生作无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1582823.html